EM是“有效微生物”的英文缩写,它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复合生物制剂。这种菌剂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10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其特点是采用独特的发酵工艺把好气性微生物和嫌气性微生物按一定比例加以混合,培养出多种多样微生物群体。它们相互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犹如一个微生物加工厂,各种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出的有用物质及其分泌物质,成为各自或相互生长的基质或原料,从而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发挥出多种功能,促进动植物生长,抑制病害发生。 因为EM原露是一种微生物菌剂,不含任何化学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所以用它作原料或配制成饲料所产生出来的农牧品是安全可靠的,日本称为无公害食品,我国称为绿色食品。1996年4月漳平市“瘦肉型猪”示范场在漳平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 对生长育肥猪进行了初步效果试验。一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育肥猪来源 对照组和试验组猪苗由浙江省海盐县猪市场成批购入,分别在4月3 日-7日购进614头,分二幢二个饲养员饲养,其中对照组300头,试验组314头,进栏五天后再次常规预防猪瘟、丹毒、肺疫。对照组与试验组猪进栏过磅体重为准,对照组平均进栏重每头为29.305公斤,试验组为28.81公斤。 2.试验方法 EM原露密封遮光阴凉处保存,用好氧发酵法。 添加量:第一个月4毫升/公斤干料,按上餐配下餐喂好氧发酵法,发酵时间4-6小时, 闻有酸、甜、酵母香味较浓。第二个月为2毫升/公斤干料至出栏上市。 3.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①对照组:试验组喂基础日粮均按国家饲养标准设计,由玉米、麸皮、豆粕、细糠、预混料(闽农-200系列),消化能为13.12兆焦耳/公斤,粗蛋白为14.5%-15%。 ②试验组在上述基础日粮中添加EM原露,方法和用量按2项。 4.饲养管理方法 猪舍坐北朝南偏东17°,每幢30栏,每栏15.5平米左右,每栏养12头猪,对照组,试验组均同,分别由2个饲养员管理,对照组选用湿拌料1-2小时后分撒于地面喂饲,日喂三次,吃饱不剩为原则,自动饮水。每天各自做好猪群状况记录,对病猪及时报告兽医进行治疗,在6- 7月份高温季节实行三餐喂前冲洗猪圈降温。 二、结果与分析 1.增重比较 从试验猪比较表看,试验组与对照组,有一定效果,但因出栏时间不同步,头尾相差一个来月,从增重速度来看不明显,反而较慢,从料肉比来看试验组会比对照组有一定差异,但不明显。 2.抗病力比较 对照组、试验组猪苗系浙江省海盐地区所产,本身带有地方性肺炎疾病,对照组3个月内肺炎死亡6头,平均体重65公斤左右,试验3个半个月内因肺炎死亡4头,平均体重60 公斤左右,从原始记录情况分析都在进栏后2个月内发生。从屠宰出栏猪肺部检验病理变化, 对照组有肺炎水肿和粘连症状,试验组出栏猪肺部有水肿现象,但较轻微没有粘连症状,临床咳嗽症状轻微,EM原露对肺炎治疗是否有效,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药理试验。 3.环境与其他 从使用EM原露(第一幢)猪舍同对照组(第二幢)对比,周围环境,EM原露组第五天苍蝇减少,粪便恶臭外观比较乌亮,有消化比较好的感觉。对照组苍蝇成群,粪便恶臭明显。 4.肉质鉴定 EM原露试验7月19日开始出栏上市,分别在菁城市场及个体商贩西门头小市场上市,笔者多次走访观察猪肉质,理由是,肉色好看,皮比较薄,瘦肉里含微量脂肪,在正常烹调下,肉质较嫩味鲜,这种肉质是目前世界最受欢迎的猪肉的品质。 5.存在问题 ①在试验的第15天-20天,由好氧气酵法改为厌氧发酵,因技术人员指导错误,导致失败,效果比好氧发酵更差,这一技术有待进一步小规模试验。 ②EM原露在猪体内抗病为同抗生素、促长素(加在添加剂中)相比是否较弱,导致前期猪病较多,食量减少,生长缓慢等问题,应进一步专题试验。 试验组比较表 进栏 时间 组别 头数 始总 重 始个 体重 全期出栏时间 6.5—6.30 7.19—8.12 总耗料量 料肉 比 每头 增重 总重 个体 总重 个体 96.4.3 对照 300 8791.5 29.305 22513.5 75.045 58810.0 196 kg/头 4.285 45.7kg 96.4.7 试验 314 9046.34 28.81 24994.5 79.6 65531.5 208 kg/头 4.108 56.79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