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试验在我校科学园区进行,试验地前茬为菜地,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合量较高,播前亩施鸡粪1m3,折合干鸡粪约200kg左右。追肥采用EM稀释液址接喷施,以喷清水为空白对照;以KT100活性菌有机肥作为第二对照进行比较研究。现将初步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试验设计与操作
1.空心菜和小油菜连作试验
空心菜试验设EM、KT100和CK(清水)三个处理,两次重复,小区面积2m×3m,4月下旬播种,播前用0.2%稀释液浸种。5月上旬出苗,全生育期田间喷施9次,合计每亩用EM和KT100原液各24kg。
空心菜于9月5日全部收获后随即耕翻平整撒播小油菜继续试验观察EM的后效。试验处理、田间布置完全不变。小油菜播后当天即用2‰稀释液地面喷施一次,以后全生育期共喷4次,浓度均为2‰,合计每亩用EM和KT100原液各10kg。
2.大白菜试验
本试验仅设设EM和CK(清水)两个处理,两次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2m×4m。大白菜品种为京新一号,8月3日播种,比对照区叶色偏绿,叶片挺拔,株高比对照高2-5cm。所以处理区小油菜抗冻能力强是与植株生长健壮,体内干物质积累多分不开的,是有物质基础的。至于具体的抗冻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大白菜增产效益与抗病性观察
大白菜于11月5日实地收获统计,EM处理区亩产达到7092kg,比对照区亩产6442kg增产650kg,增产率为10.1%。按当时市价4角1kg计算亩增产值260元,扣除EM成本和田间用工费180元,每亩纯增收入仅80元。增产不少,增收却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大白菜价格偏低,EM用量也相对较多,故经济效益显然不会太好。
另据有关部门介绍1996年是大白菜腐烂病发生较重的年份,试验地即便选用了抗病性较强的京新1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但EM处理区的受害死亡率却明显低于对照区(表1),说明EM处理确有增强植株抗逆性的功能,这也是大白菜增产和品质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1 大白菜腐烂病死亡率统计
项目 | Ⅰ | Ⅱ | Ⅲ | ||||||
EM | CK | EM | CK | EM | CK | ||||
小区实种棵树 | 24 | 24 | 24 | 24 | 24 | 24 | |||
病害死亡数 | 6 | 8 | 0 | 2 | 6 | 10 | |||
死亡率 | 25.0 | 33.3 | 0 | 8.3 | 12.5 | 20.5 | |||
EM比CK | -24.9 | -100.0 | -39.9 |
二、结论与讨论
从本试验的初步结果来看,由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这项微生物技术的确是有效的。但实践又使我们看到了EM这种活的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技术比一般化肥要复杂得多,只有认真按要求进行试验才能得到应用的增产效果。
1.EM改土增立的间接性造成试验显效的滞后性
EM制剂不是肥料,不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施入土壤必须经过转化,即通过在土壤中定居、繁殖和发展,以改变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整个土壤环境系统的活力,进而促进作物生长。这就是微生物活动所必须经历的发展、转化过程,从而决定了田间试验效果显示的滞后性。EM和KT100在空心菜上的增产试验总的效果相近,而不同时期的增产效益却相差甚远
黄仁安 倪永珍 李维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