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大面积发生了大麦、小麦赤霉病,据农业部门调查数据证实,赤霉病病田率达95%以上,病穗率20%左右,病粒率10%以上。病麦中含有多种对人畜有毒的病菌代谢产物,当麦粒中赤霉病病麦粒含量大于4%时,人畜食用会导致中毒。从五月至今,我县有40%以上的养猪户开始使用含有赤霉病的大麦喂猪、喂牛,相继有近10万头饲喂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中毒及死亡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
猪喂食了含有赤霉病的病麦饲料后而发病。引起中毒的毒素是赤霉病麦毒素,类属于霉菌毒素类中毒性疾病,临床发病轻重根据猪采食有毒饲料的多少及年龄、营养状况、个体耐受性、采食的时间不同而不同。
二、发病症状
赤霉病麦毒素能引起母猪明显的繁殖机能扰乱,且由于毒素从尿中排出,可刺激动物的阴道和阴户,而引起霉菌性阴道炎或阴户阴道炎;赤霉病麦毒素具有亲和神经性特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中毒后动物常呈现神经机能紊乱和呕吐等症状。
白猪和妊娠母猪较为敏感,中毒仔猪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墙壁,数日内死亡。大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白猪的嘴、耳、四肢内侧和腹侧皮肤出现红斑,后期停食、腹痛、下痢、皮毛粗乱、迅速消瘦、生长迟缓等,妊娠母猪常引起流产及死胎。公猪有包皮炎、阴茎肿胀等症状。
三、病理剖检
主要是肝脏严重变性、坏死、肿大、色黄、质脆,全身粘膜、皮下、肌肉可见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及淋巴结水肿,肾弥散性出血,胸腹腔内积液,胃肠道可见游离血块,有时可见脾脏被膜微血管扩张和出血性梗死。急性病例胆囊壁和肠壁往往发生严重水肿,慢性病例由于肝实质严重破坏和纤维化而引起肝变性。
四、治疗方法
无特效解毒药物和疗法,应立即停止饲喂致病性麦类饲料,改换新鲜全价日粮,将含有赤霉病麦素的大麦或小麦经微生物降解法或其它方法处理后再行饲喂。加强饲养护理,采用相应的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1、对于急性中毒,主要是排除毒物、解毒,缓解呼吸困难,有0.1%高锰酸钾液或1%双氧水洗胃。内服泻剂或防腐剂。
2、灌服绿豆水或牛奶等,每头猪每次1000—2000毫升。
3、 溴注射10—30毫升一次静注。
4、 3%双氧水10—30毫升加入5%糖盐水静注。
5、 酸中毒时,用5%SB100ml加入5%糖盐水250毫升静注。
6、生绿豆粉250克,甘草末30g,蜂密250克,一次内服。
7、饮水中加天意EM原露,每100斤水加EM原露三两,红糖二两,连用3—5天。
以上均为50公斤以上猪的用量,小猪酌减。
五、防制措施
禁止用未经处理的含赤霉病毒的大麦、小麦喂猪。
祛霉祛毒方法: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微生物降解法:采用天意EM原露脱毒,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好。原料:(1)天意EM原露二两;(2)红糖二两:(3)水40斤;(4)大麦粉100斤。方法是:先用清水将红糖溶化,加入EM原露,然后再与麦料混合拌匀。干湿度以手抓成团落地即散为宜,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夏5—7天,冬7—10天即可饲喂家畜。解袋时有酒曲味,说明发酵成功,若变质变味,可摊晒后重新发酵。
高级兽医师 邵俊营
200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