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锋1,童宁军2
(1.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浙江萧山311258;2.浙江省宁海县东欣水族有限公司,浙江宁海315600)
摘要:研究了EM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锦鲤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EM对锦鲤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均有促进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EM配饵试验组锦鲤的体长和体重日增长分别提高了22.55%和43.25%。
关键词:EM;锦鲤;生长中图分类号:S968.1
文献标识码:A
EffectofEMonGrowthofCypr
ZHANGXiao-feng1,TONGNing-jun2
(1.XiaoshanCollegeofScience
2.NinghaiDongxinFisheriesL
Keywords:EM;Cyprinuscarpiod;growthEM为有效微生物群
(Effective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它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80种有益微生物经过复合培养而成的菌群。这些微生物相互促进,形成结构复杂、功能广泛的微生物共同体。EM对于改良水质,促进动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作用,在我国主要运用在农业、畜牧业、环保和水处理中。锦鲤Cyprinuscarpiod是一种大型的淡水观赏鱼类,近年来风靡全国各地,有“观赏鱼之王”的美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
目前在南美白对虾[1]、河鲀[2]、重口裂腹鱼[3]、建鲤[4]、金鱼[5]等水产品的养殖上已有EM的应用实例,EM在锦鲤养殖中的应用目前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2007年,笔者在锦鲤养殖中进行了EM的应用试验,现将试验的情况总结如下: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ZhejiangOceanUn
Vol.28No.2June.,2009收稿日期:2009-01-05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科技项目(2007EA701039)
作者简介:张晓锋(1975-),男,浙江绍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鱼类养殖学.E-mail:zxfz@zj.com
第2期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在浙江省宁海县东欣水族有限公司进行,锦鲤放养在水泥池中,养殖池规格3m×4m×1.5m。试验用鱼来自该公司培育的大正三色品系锦鲤Taishosanshoku,选用经过第一次筛选后的优质锦鲤
鱼苗:体长在3cm左右,
品种特征明显,体质健壮,色泽鲜艳,鳞片完整,鱼鳍无畸形的个体。试验所用EM原露由江西天意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为棕色半透明状液体。1.2试验方法
将试验水泥池分成2个养殖组,分别编号为A、B,其中A为对照组,B为试验组,各个养殖池投喂均使用锦鲤专用颗粒饲料。
A组按照一般的饲养方法养殖锦鲤;
B组采用EM配合饵料投喂:
按投饵量的0.2%分别称取EM原露(2mL/kg)和红糖,将EM原露、红糖、水按1:1:100的比例混合获得EM菌液,并
将其装入密封容器,在30~35℃条件下静置
24h
(目的是经过发酵增活微生物)。投饵前将EM发酵液均匀喷于饵料上,稍作晾干后投喂。2007年5月15日将鱼苗分别放入水泥池中养殖,放养密度均为150尾/m2,以后随着锦鲤个体的生长,逐步降低放养密度,分池疏养。
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在试验期间分养时按放养密度随机取苗,不进行个体大小和性状的筛选。
放养后每隔10天左右从A、B组中分别随即取样30尾锦鲤,测量体长、体重,并记录各组体长、体重的平均值。
日常管理:每天上午7时和下午15时各投饵1次,日投饵量为锦鲤体重的3%~5%,投饵量控制在投饵后30min内仅剩少许残饵,并结合水温、水质、天气和锦鲤摄食情况对投饵时间、投饵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养殖池安装宁海东欣水族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H-ST循环水处理系统”;试验期每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约5%。1.3数据的分析与计算
应用Excel软件对分析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各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平均日增长=(平均末长-平均始长)/养殖天数平均日增重=(平均末重-平均始重)/养殖天数
2试验结果
试验从2007年5月15日开始,至8月26日结束,试验结果见图1、图2和表2。结果表明,B的平均日增长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A提高了22.55%和43.25%。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
3分析与讨论
EM在锦鲤养殖中的使用方法通常采用配饵投喂,关于EM在锦鲤养殖中的应用试验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本试验发现EM配饵投喂对于锦鲤的体长和体重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采用EM配饵投喂法,锦鲤的平均日增长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22.55%和43.25%。
在水产养殖中,往水体直接投施EM可以净化水质,提高水体溶氧量,改善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养殖生物生长。而EM配饵投喂进入鱼体后,微生物本身含有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以被鱼体直接吸收;EM可与肠道内的有益菌相互协同,抑制和消灭致病菌群,并合成大量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EM还能增强肠道活动能力,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6]。黄永春等[7]用EM作为饲料添加剂养殖建鲤,发现EM能提高鱼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
降低耗氧量,可以增强鱼体的体质和抗病力。因此采用EM配饵投喂后作用的效果要优于直接在水体中投施EM液。
本试验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H-ST生态水处理技术”,更好的发挥了EM的效果。由于EM是一种活体微生物群,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抗生素、消毒剂同时使用。经发酵后的EM液如有臭味,应严禁使用。
EM在国外如日本、
泰国、巴西等已广泛应用,我国自1992年引进以来,生物应用领域在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等行业应用较多,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EM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增效技术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和探索。参考文献:
[1]方云东.EM菌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试验[J].北京水产,2004(2):30-31.[2]刘江军等.EM可提高河鲀温室养殖成活率及生长速度[J].科学养鱼,2000(10):38.[3]张宇,何敏.EM在重口裂腹鱼养殖中的应用[J].科学养鱼,2007(5):68.
[4]黄永春,等.有效微生物制剂(EM)对建鲤生长和水质变化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1):41-46.[5]许品章.金鱼养殖中应用EM技术实验研究初探[J].广东园林,2001(2):33-35.[6]陈琴,张敏.EM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渔业现代化,2002(3):20-22.
[7]黄永春,王盛伦.EM对建鲤血液指标及耗氧率的影响[J].福建畜牧兽医,1997(5):3-4.